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傳統企業越來越重視互聯網的力量,都或多或少開始嘗試網絡營銷,現在沒有官方網站的企業是越來越少了。雖然嘗試者很多,但效果好者卻很少。為什么企業的網絡營銷如此難做呢?其實現階段傳統企業嘗試網絡營銷之所以成功率低,不是因為傳統企業的營銷難做,相反地,純粹從執行的角度來說,傳統企業的網絡營銷相對還要容易一些。傳統企業網絡營銷之所以難做,主要是因為傳統企業在網絡營銷中的誤區太多。下面詳細說明一些非常典型卻致命的誤區。
1.誤區一:網絡推廣就是網絡營銷
很多企業人員喜歡把網絡營銷和網絡推廣混為一談,認為網絡推廣就是網絡營銷,網絡營銷就是網絡推廣,其實不然。
網絡推廣重在“推廣”二字,從字面理解,就是使產品盡可能讓更多的人知道,只要讓別人知道這個產品,推廣的目的便達到了。網絡推廣往往投入比較少,甚至一個人也可以操作,其成功的關鍵是執行力。比如做論壇推廣,推廣人員只需要將帖子發到指定論壇,保證發帖量就算完成任務。至于帖子發出后能帶來什么,與發帖人員無關。
網絡營銷則重在“營銷”二字,它不僅僅是像推廣那樣讓人知道產品,其關鍵是要能夠產生實際的經濟效益。衡量營銷工作做得好不好,往往都是看售出了多少產品或服務。而且網絡營銷投入也比較大,通常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夠完成的,得需要團隊協作來完成。網絡營銷成功的關鍵是創意。比如事件營銷,操作流程并不難,其難的是事件本身能不能引發大眾的關注和共鳴,而這則完全靠創意。并不是說執行力很強、很努力,就能成功。
而一些企業將二者弄混淆后,就會做出一些錯誤的決策。比如有的企業將網絡營銷當成了網絡推廣來操作,一味地追求推廣數據,如IP數、PV數等,然后抱怨網絡營銷沒有效果,沒有帶來訂單。
2.誤區二:網絡營銷是救命稻草
企業重視網絡營銷是好事,但是個別企業的期待值則過高,甚至把網絡營銷當做救命稻草,認為單憑網絡營銷就能救活一個企業。這種想法是有偏差的。網絡營銷即“網絡+營銷”,只是一種營銷手段,只不過是借用了互聯網這個新興的高科技平臺。雖然相對于傳統營銷手段來說,網絡營銷確實更為廉價而有效,但是絕不能說其就是萬能的靈丹妙藥,有了它就能讓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起死回生。一個企業能不能得到良性發展,從根本上還是取決于是否把用戶放在第一位,企業的產品與服務是否過硬,這才是企業制勝的法寶和關鍵。
3.誤區三:網絡營銷不需要投入
相對于傳統營銷方式來說,網絡營銷確實投入少,但投入少并不代表不投入。但是很多企業卻把網絡營銷當成了只產奶不吃草的牛。比如在人力投稿這方面,很多企業的網絡部門只有一兩個人,卻肩負著網站策劃、技術維護、內容建設、網絡推廣、線上銷售等任務。甚至有的公司,電腦上不去網了、打印機壞了之類的問題,還要找他們解決。筆者不相信有這種十項全能型的營銷推廣人員。如果有,那不是公司高管,就是走在創業的路上。
4.誤區四:有一個網站就認為是網絡營銷
眾所周知,企業要進行網絡營銷,通常需要先在互聯網上建立一個網站。但這僅是網絡營銷的一個組成部分,網絡營銷是一個系統工程,建立網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并不是說有了網站就叫網絡營銷,也不是說有了網站就能夠在互聯網上接到訂單。在建立網站后,還需要一系列的網絡營銷活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5.誤區五:不重視網站的包裝
企業網站雖然不像商業網站那么復雜,但是也不能隨便建一個就敷衍了事。但在實際操作中,這樣的“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許多企業隨便找人建一個網站便以為萬事大吉。其實這種“垃圾站”還不如不要。因為網站是企業在網絡上的第一窗口,其形象將直接影響到用戶對我們的認可度。這就好像在現實中,一個大公司,卻租一個破破爛爛的辦公室,肯定會讓用戶對我們的印象大打折扣,甚至會懷疑我們的實力和信譽。
6.誤區六:網絡推廣就是發帖
一家金融公司的老板,想招一名網站運營總監。他對這個職位的要求很簡單,能夠踏踏實實發帖即可,因為他認為網絡推廣很簡單,就是發帖。這明顯是一種錯誤的觀點,但是卻代表了大部分人的想法。網絡推廣絕對不僅僅只是發帖,而且發帖也是一項很有技術含量的工作,而不是簡單地轉帖就能有效果。
雖然大家笑稱做互聯網的是IT民工,但是干的事絕不像搬磚頭那樣沒有技術含量。如果哪家企業真的把網絡推廣當成了網絡民工,將它想象成了一個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那就等于輸在了起跑線上,其在網絡上與競爭對手的角逐中就失去了先機。
7.誤區七:以為SEO就是全部
由于搜索引擎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及SEO技術的普及,很多企業都將SEO作為主要的網絡營銷手段。但是在SEO浮華的背后,也讓很多企業產生了一些錯誤的認識。許多企業只知有SEO,不知有網絡營銷,甚至直接將SEO與網絡營銷劃上了等號,以為SEO就是網絡營銷,網絡營銷就是SEO。其實,SEO只是眾多網絡推廣方法中的一種而已,而且網絡推廣也是包含在網絡營銷當中的。所以千萬不要認為SEO就是網絡營銷的全部。企業做網絡營銷,不只有SEO一條路,條條大路通羅馬,通途大道還有許多。
8.誤區八:指標需求不合理
幾個月前,筆者的朋友小N找到一份網絡商城的推廣工作,這家商城由一家傳統公司投資創辦,剛剛上線,專賣辦公設備。正當小N躊躇滿志,準備在這個新平臺大展拳腳時,結果看到老板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就哭了。
老板要求他在商城上線后的一個月內,將PR值做到6,并將商城的有效注冊用戶由0提升到10000,推廣費用一分沒用,人力投入方面僅小N一個人。
眾所周知,PR值3個月才更新一次,而且當時已經停止更新了。小N向老板解釋,老板卻不聽,以為小N在忽悠他。
而且對于新商城,在沒有推廣費用的情況下,想將有效注冊用戶達到一萬,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且他們銷售的產品是考勤機等辦公設備,用戶群比較窄。而且他們商城最大的特點就是貴,隨便一件產品,都比淘寶商城的零售價貴1/3左右。這種不合理的需求,讓下屬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