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馬上就要到了,在這個時候往往都是有人花錢如流水,但也有人賺得盆滿缽滿。想必現在正有不少從業者蓄勢待發、摩拳擦掌地準備著薅一把大羊毛了。
早在一個月前,各大平臺就在為此次電商活動打起了廣告。打開電腦,右下角隨時都有可能跳出來一個雙11紅包等你領取。
以往,你可以選擇關閉它。
但是最近這段特殊時間,你想要找到關閉按鈕,難于上青天。
就算你找到,點擊關閉或者不再顯示彈窗,也還是沒什么效果。
業內一位朋友告訴我,每年雙11來臨前,一些軟件會給全國人民“種上”電商平臺的cookie,這種cookie有效期都有十幾天。
這也就是近段時間你的電腦頻繁出現關于雙十一廣告的原因。
這里的cookie可以把它當做是一個“指紋”,它可以識別你是通過什么渠道進行訪問的,比如我電腦安裝的金山毒霸,當我打開蘇寧易購的網站時,這里顯示source=duba,也就說明金山毒霸參與了這次的推廣活動。
等到雙十一結束,電商平臺會根據這個cookie結算傭金。業內數據顯示,天貓的傭金是3%-50%,京東的傭金在2%-10%之間,不同品類所獲得傭金也有所不同。
打個比方,你從366瀏覽器上點開京東,下單交易成功后366就能從中間拿到這個提成。
去年雙十一天貓1600億,假如說全國人民都下載了366,又從366打開了天貓或者京東……可想而知那是多么大的一筆利潤。
“種cookie”也有競爭,新的cookie會把原來的刷新替換掉,最后從哪里下的單,這個傭金就從哪里拿。
綜上來說,在雙十一前,國內的這些流氓軟件都會集體出動,想方設法給你的電腦刷屏。
可想而知這其中得有多大的利潤。
另外很多時候我們在安裝軟件的時候,也會動不動就安裝一波軟件,還無法刪除。這是為什么呢?
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最本質的原因就出在用戶的電腦上。在遇到自己想要的軟件時,誰都會在網上找。
當然這些軟件看起來都是免費的,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他們拐彎抹角也得從用戶身上賺點,于是就出現了彈窗廣告和默認捆綁安裝。
一位行業內朋友告訴我,軟件捆綁牽扯最大的問題就是商家勾結賺錢和賺流量。國內最早的安裝形式是預裝,那時候大部分國人的電腦系統基本都是盜版的。
一開始為了方便用戶,盜版系統的制作會預裝一些實用軟件,可是隨著系統安裝量越來越大,就衍生出了很多流氓軟件的預裝。
除此之外,軟件捆綁還有兩種方式,第一是廣告主直接跟官方談合作,將軟件插在默認的官方安裝包中,當用戶在安裝官方包時,會默認勾選其它軟件。
其次就是走廣告聯盟的渠道。
國內軟件下載站從廣告聯盟接單,然后在正常的軟件安裝包上封裝一層安裝包,當用戶下載該軟件后,會發現安裝在電腦上的不止一個。
這就相當于你買了一顆西蘭花,回家切開后卻發現里面包裹著一顆白菜,更可氣的是這顆白菜還他媽被豬拱過。
這些套路,小白用戶是很難注意到的,等下載完后,才發現自己被“買一贈一”了。
以上,是葉子今天給大家提供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對互聯網營銷有更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