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篇文章來源于作者:寧靜
這個是我對于淘寶的反思,對于自己學到的東西反思,對于自己凌亂的知識各個地方天南地北學習的知識可不可以總結起來,想到什么我自己認為做淘寶比較重要的知識我就寫什么,當然可能會比較亂,請諒解啦,希望我把我的學習反思發表出來對你有幫助。
哪怕只是一句話就好了,因為我當年16年做淘寶特別的希望有人能幫助我一下那該多好啊,指點我一下。我就當時說如果以后做淘寶我要把自己學到的東西都分享出來,這個更多的是一個做淘寶3年的人對于當下的思考反思,沒有那么多技巧花里胡哨的,也沒有很多技術,都是一些做淘寶本質的東西。
我覺得這些知識如果我當年剛做淘寶我愿意花45分鐘去學習,好的東西都不是輕易獲得的,輕易獲得的都沒啥用。學習后多實踐變成自己的,畢竟未經思考的知識都不是自己的。
一
剛做淘寶的時候我在各處學習,各種論壇,各種培訓機構,特別感謝這些讓我學習到的地方,當時的我希望有朝一日我能有九陰真經,獲得一個絕學走向人生巔峰從刺激迎娶白富美,最終不懈的學習愛,也做到了月銷百萬,也失敗過。
說來慚愧自己還缺少大量大的實踐,雖然很多人加我認為我是大神其實我就是和你一樣一樣的迷惘,一樣不知道接下來怎么辦,雖然我做過月銷百萬,但是依然和你一樣有很多問題困擾。自己從做淘寶16年到現在,真正意義上自己一手從新品到工廠說明書,材料,設計,拍照上架,操縱的鏈接16年到現在只有3條鏈接,2條鏈接打造成爆款都是月銷過萬,然后穩不住慢慢凋零。
所以每當有人說我是大神的時候我都不敢,稱自己是一個奮斗在淘寶上的小人物希望通過淘寶讓我的女朋友,家人,身邊人過的幸福點罷了也沒那么高大上,沒想過品牌,只想賺錢,目前階段能掙錢就行錢都沒說什么品牌,拉倒吧品牌不是我這個階段的以后有錢了再說吧。
但是我深深地感覺到,即使你在淘寶上做的再好,已經是個很大的爆款,用戶很多了,但是消費者依然不是你的,是平臺的,消費者不會因為買了一次你的產品就變成你的了,最終競爭對手趕上來你下位了后做的好的話留點錢做不好的話可能錢也是不多,庫存不少。
我的一個朋友做拼多多的,就坐在我的旁邊,人稱秘之啊贊,做拼多多能日發萬單太陽鏡,僅僅今年夏天幾個月賣了三十多萬副太陽鏡,客戶買了你的產品后,銷量火爆,最后流量還是平臺的下一次的產品不會因為你上一次的火爆用戶認知你。這個讓我很慌。
每次都要從新打造一個鏈接,鏈接都是活幾個月每次打造產品的過程都是挺不易的,打造過的大家都知道從新品選擇,拍攝上架,推廣都是聽不容易,每次看到自己打造的孩子都慢慢死了那種心情。
那么對于自己的消費者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再次重復消費呢?把消費者引入微信管理,能干嘛?刷單?很多人都說把客戶導入微信呀導入微信后呢能干嘛呢?消費者微信有你沒你有啥區別,之前倒是也加過一次后來清粉看了下基本上好評返現如果沒有維護大部分都把拉黑了。
所以最終我想如果不做品牌,你選擇的是一個復購率比較強的類目,那么你只要做起來爆款引導到微信你的持續收入就是比較可觀的。你就可以躲避來自同行的打擊了,在微信里你的產品唯一的競爭對手就是你自己,你要做的比上次消費者買的好,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這樣形成良性循環,消費者身邊有同樣的人,他會推薦給他的好朋友,這樣你就逃避了淘寶的魔咒,刷單,居高不下的推廣費,躲避激烈的競爭。
淘寶上的商品,做一個性價比極強的商品,不圖賺太多錢,以后后端的賺錢才是大頭,這樣或許你的事業會平穩更加的持久和長久,有了自己的流量和粉絲了。只要產品好慢慢傳播也會有會員,就像一個賣大碼女裝的復購率高都買他家大碼的,僅僅靠賣會員卡99每年都有幾百萬的利潤。
這樣前端淘寶獲取客戶,后端導流自己轉化的模式可能是比較我覺得好的,不然最終做了個爆款依然是一場空。
我說做了爆款一場空的意思是建立在我自己的產特性上,我的產品是電熱毯自然凋零快,我是C店干不死天貓,天貓的一個鏈接活了三年了,每年都是爆款,唯一的套路就是低價+淘寶客,我銷量掉了我就沖淘寶客穩住銷量排序,電熱毯這個類目特性,安全,消費者腦袋中安全就等于銷量多自然銷量排序流量大。
所以,我就是靠銷量穩住,我今年賺了錢,我來年投入淘寶客砸銷量上去,我就穩了,后邊當然也有跟進的,死了不少因為沒有人家錢多哈哈,人家砸死你,一天沖5萬銷量,次奧!最高的時候沖到10萬+銷量,怎么玩除非你是拆遷戶,富二代,國民老公王思聰砸死他。不然不然天貓店沒差評+淘寶客就是這么溜牛逼,嗨皮你沖2萬銷量我直接沖5萬銷量,敢不敢跟進哈哈嚇死你。
作為一個C店產品賣的多自然就差評多了,千分之一的差評率我覺得不多了吧,即使這樣一年下來我也要幾百個差評,要打電話處理,類目決定了不能有差評,有差評轉化率就涼,天貓店沒差評呀哈哈牛批。
綜合排序來說我統計過一次,綜合排序在我們類目百分之80是天貓店,20是C店,只要你把綜合排序的店鋪類型抓出來,然后EXCEL數據統計看下數據透視表的占比天貓一般比淘寶店展示多,在那個商城點擊占比就能反映出了,大部分類目商城點擊占比比較高,女裝是個除外的666類目哈哈,所以女裝天貓店便宜的很!
所以,如果有實力還是早開天貓店為妙。啊不對不是有實力,是有錢,有錢,有錢噓悄悄地開,同時還要告訴同行C店更好你做C店不用扣點呢。
C店我認為最大的好處就是比較靈活,什么類目都能賣,什么都能發布,而天貓限制要求比較多,并且C店收戰場快我說不賣了就不賣了,也不考慮續簽年費,發布的問題,我發現了好類目藍海市場直接開干啊,這個我覺得非常好,大船有大船好處,但是大船不容易調頭啊,小船來回跑,我打游擊戰,賺一筆,再來個好類目再賺一筆,看到類目競爭太激烈的不干了直接清庫存低價甩賣就行啊然后提現售后都不用處理了哈哈。奸商奸商,做奸商要有一雙好腿啊,跑得快啊,不然容易被打哈哈,天貓店就不能做奸商了。(開玩笑)
二、
淘寶培訓,淘寶知識,閱讀書籍等等,這些我覺得非常好,但是最近我發現我自己比較畏首畏腳的怕失敗,不瞞你說哈哈我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不能容忍自己和別人同質化,不然為啥我賣的好,不能容忍自己不能做到銷量第一名,不然和后邊的有啥區別,不是第一名就不是最好的,幸好我最近學習了哈佛大學的教授的書籍,幸福超越完美,幸福的方法,積極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這兩本書很好,告訴我了一個最優主義者,而不是完美主義,現在我比以前過的開心多了。
接著上邊的淘寶知識,我經常在微信朋友發一些有奇葩的想法,毀三觀的知識,進步就是靠毀三觀大進步靠大的毀三觀,好比努力就能成功一樣,小時候被長輩一輩人誤導一樣,努力能成功,好好工作,如果努力能成功我當年在工地搬磚那么努力一月才3000塊我不努力嗎一天磨爛2雙皮手套。結果還是3000工資。
最近我在想淘寶做的久的人和剛做的人有什么區別有什么優勢,為什么有些人根本是啥都不懂,他為什么也能賺錢,而像我這樣的人很多像我這樣的人,啥都懂,真的是啥都懂,就差懂宇宙是以什么存在的,宇宙是誰創造的。
淘寶SEO,主圖優化,直通車優化,產品標題,產品推廣,刷單,倒三角,金字塔,678,712,刷單不能早上刷,也不能晚上刷,因為早晚都被抓要中午刷(我并不是說這些淘寶知識或者刷單沒用而是講思維方式),這些人和我一樣對淘寶知識了解到極致了,知道千人千面,知道消費升級是騙人的,只是淘寶不給你看低價的罷了。
啥都懂的老鳥VS菜鳥!誰會贏,誰會輸,正常的邏輯,老鳥會贏對不對,但是其實我認為,老鳥新鳥持平,我有個朋友剛做淘寶的時候啥都不懂,真的是啥都不懂,連打字都是那個時候練習的,先學打字再學怎么做淘寶,你想想吧多菜鳥,然而他做當時的孵化機類目,依然是賺錢啊,每月至少賺好幾千比上班強多了,啥都不懂,圖片呢工廠給的,標題復制的,其他的什么直通車不懂,刷單也不懂,但是依然掙錢的不影響他。
當然正是這個我得朋友,他跟我在一起我們一起在辦公室,我給他推薦淘寶知識,和講一些運營的方法技巧,你們猜怎么樣,從不做孵化機以后,他基本上都是保本,或者賺一點,當年啥都不懂的時候如果做得好還能每年賺個好的話十多萬把。
我這個朋友很多觀點都和我很像,我覺得他以后肯定會做的很多,他的很多邏輯和觀點和我認識的很有錢的人很相似,對事情的態度,對人的態度,對學習的態度,我很看好。
還有一個朋友也是賣孵化機的,他也是懂得不多,作圖也不會經常找別人做,他每天打打游戲,溜達溜達日子很瀟灑每年十幾萬收入比上班強。
還有一些我認識的做淘寶賺錢的一些人,確實不懂很多不懂,但是人家確實賺錢啊!真的。騙你我剁叼!
反過來,看我認識那些懂得多的,我也認識很多,還有很多是搞技術的,現在有好幾個去做刷單去了,還有一些做第三方服務了,做淘寶客了,也都做得不錯挺賺錢,還有一部分不做淘寶了。
這個事情你怎么看???
我昨天發了一個朋友圈原話是這么說的,見過很多不懂淘寶那么多知識的時候做的挺好,挺賺錢,懂了淘寶運營知識反而不賺錢了,一開始不懂淘寶運營只能站在消費者角度去優化去思考,而懂了淘寶就不一樣啦競爭對手怎么了,是不是該刷了。還是我刷的少了哈哈
為什么會有我上邊這個結論呢,原因是我最看了一本很棒的書,算是最近看過的最棒的一本書,幫我樹立了一個很牛逼的試金石,我認為很正確的觀點,那么就是一切的商業都要站在消費者角度去思考,而不是競爭對手,商業邏輯,很多時候商業邏輯和競爭對手并不代表消費者甚至是和消費者相違背的,只有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去驗證才能對,因為最終商品是給消費者,而不是商業邏輯,競爭對手。
現在我的所有思考,所有的決策,都會想,消費者會不會需要,會不會接受,不是商業。
對了,推薦一下那本書,差點忘了,如果你沒有消費者思維,我希望你能去看下,那本書叫做,零售的哲學,鈴木敏文寫的,日本711創始人,看完那本書我非常喜歡711的商業模式和戰略,最喜歡的一句話是,711的競爭對手永遠是變化莫測的消費者而不是同行。
書中有很多大量的違反商業邏輯和嘗試的案例都非常的喜歡,我舉例一個吧。
711創始人鈴木敏文,一切的出發點都是基于消費者,消費者喜歡喜歡這個,消費者要不要這個,而不是而不是i競爭對手怎么,我自己怎么樣,沒有先例怎么樣。
在日本,大家都比較正式,去銀行取錢都要穿的很正式西裝革履,不會有穿著拖鞋睡衣去銀行取錢的,如果我急用錢我還要回家換個衣服再取錢,或者我去很遠的地方取錢。并且最痛苦的是銀行周六周天不上班貌似ATM我記得也不能取錢吧,我忘了總之就是去銀行取錢麻煩,而且很不方便。
鈴木敏文就在想,我如果在便利店設置ATM機是不是很方便啊,這一觀點即使是現在也很大單,如果沒有移動支付,我們取錢方便嘛?鈴木敏文就想把ATM機放到便利店,但是這個沒先例,并且當時日本的銀行的ATM機都是使用率下滑銀行也都是不景氣,銀行內部都發話說活不過多久都在等著看笑話,同行和同事也是全部排斥,最終鈴木敏文排除所有阻擋非要做ATM機。
最終最終和事實證明,鈴木敏文是對的,消費者需要這個東西,其他人都不是消費者不能代表消費者,他們發對就不代表消費者反對,最終這個ATM使用率很高,也實現了盈利,并且大家在ATM取完錢或者排隊的時候也是閑著沒事就買點東西吧,反而又帶動了便利變的銷售。
所以基于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去思問題,這個東西是對消費者厚的嗎?消費者需要嗎?我是消費者的話我要這樣嘛?
最想吐槽的一個就是,有些賣家把SKU弄的跟女人心一樣,那么復雜,我買個東西,2分鐘都沒搞懂應該選擇哪個SKU,SKU凌亂到煩躁有很多產品如果不是我真心喜歡她,非買不可我都是直接退出,那么多賣家不光你一家,選SKU亂的心煩。這個就不是消費者喜歡需要的改進吧。
基于消費者角度思考并不是像鈴木敏文那樣非要做出來一個改革,一個改版才算,生活中的任何一點小事情都算是基于消費者,一點一點加起來就是很棒了,好比產品包裝的膠帶沒有刀子很難拆,撕拉紙箱就很不錯,我收到過一個撕拉紙箱的產品體驗很棒我記住他家品牌了,神州泰坦行車記錄儀,其他的買的所有產品都沒記住,就因為這個體驗我記住了。
所以,我說了這么多,我就是想表達,我們學習那么多淘寶知識,那么多技巧,那么多運營,我們偏離了消費者,我偏離了消費者,我從市場的空白價格段去定價這個肯定是沒錯的,但是但是我鉆牛角尖了,我沒去驗證,我選擇這個究竟是消費者需要的嗎,我們做的決策要從消費者角度出發驗證。
懂了淘寶運營反而做不好淘寶了,就是鉆進運營的坑了,全都靠運營,以為自己是神,我操縱的鏈接就像孫悟空有了金箍棒一樣,立馬成功了,其實并不然產品牛逼才是真的,消費者需要的才是真的,不懂運營的人只會思考消費者需要什么!
我剛做淘寶的時候,我就是賣女鞋的,現在的運營看來消費者看女鞋就要展示各個角度各個優勢我的賣點,我的材質,我的鞋帶是鱷魚皮的牛逼不,其實這個是鉆進淘寶牛角尖的運營的運營態度,我剛做淘寶從消費者角度出來,我就想看鞋子好看不好看,并且圖片一定要多,大量的圖片讓你看個夠,很多男裝的衣服圖片都太少了,消費者真正喜歡一個衣服決定要買的時候,他會大量的看圖片,你的詳情頁圖片不夠,他會看評價的曬圖,一直看到他認為這個衣服,像我這個體型,這個身材這個發型好看才會買,如果他看到了一個像他一樣身材的人很難看,一個微胖的人穿起來很好看他就會想我這個身材可能會不會不適合。
最終,最終,我們都要回歸消費者,消費者才是我們的重點,消費者!一切的運營決策都要基于消費者,這件事情消費者要不要是不是消費者想要的!!不是淘寶覺得我的數據優秀不!不是淘寶會不會覺得我的轉化率不高不給流量!!!!是消費者喜歡我的衣服嗎。誰喜歡我的衣服。
消費者研究消費者。深入研究消費者。我們終究不是亨利福特,不是喬布斯,不能引領潮流,我們能做的是研究消費者迎合消費者。
三
一個產品能成功能成為爆款靠什么!為什么??好產品能成功嘛?不一定,給阿迪達斯代工的工廠自己生產鞋子,在淘寶上賣就一定是爆款嘛?給謀知名化妝品提供原材料自己生產的話就能賣好嘛不一定吧。
派代上我記得之前是有個賣男褲的吧,當時那個帖子還是挺火的,他是某個知名品牌的工廠還是原材料,做出來的質量和某大牌一樣價格只有幾分之一十分完美,但是最終還是虧了沒成功。
我瞬間崩潰了。擊潰了我的世界觀,如果連一個好產品在這個市場上都活不下去,那么我憑什么打造爆款讓別人買我的東西呢?你有沒有有覺得很恐怖,就算你有了好產品你一樣不能輕易成功。不禁讓我思考為什么呢?
在淘寶上賣的最好的,銷量考前的商品,就是最好的商品嘛?按照正常邏輯來說,按照消費者邏輯講,銷量考前的肯定是市場喜歡的嘛,質量好,價格好,受歡迎唄,不然為什么他能賣那么多呢??是不是這個理?
但是在淘寶上你思考下,你們類目銷量靠前的質量真的就是比銷量靠后的強嘛?不然吧,很有可能你的產品比他好還比他便宜,但是你TM的就是賣不過人家為啥,為啥,仰天長吼!為啥為啥為啥!憑啥!憑啥!憑啥!!!你有這個感覺嘛。我一個靠做好質量好產品的人在淘寶活不下去,一個賣垃圾的比我還好,淘寶怎么搞的?
我覺得我想說一個我自己上次在淘寶市調遇到的事情,我是做電熱毯的我肯定要了解我的競爭對手,知道他的方方面面。
那么我就把銷量前20的產品統統都買了回來了唄,價格當然當然也是不同唄,有些貴有些便宜一點,貴的就一定比便宜的好嘛正常的話是的貴的成本貴當然更好。
實際的情況是,我買回來的銷量考前的也一般大家都差不多,反而有一家賣的便宜的只賣68元,他的產品面料非常的厚,非常的棒,開關也是智能控制,還是個天貓店,非常的好!!!如果是線下你能看到產品你能摸到產品,他賣68元,南極人賣128,我想10個人8個會選擇我說的68元的商品真的,線下你一眼就能看出來你能摸到產品,看到產品,你能知道那個是好的那個是不好的。
線上你只能看圖片,圖片是看不出那個好那個不好,就算是一般的產品,他通過拍照PS,拉厚也能看起來非常的厚實暖和但是只是效果圖,就像TM的方便面袋子上的,圖案僅供參考一樣,就是他沒寫在主圖上。
我想在線下做質量靠質量良心價的容易成功吧,線上少了這個實物接觸的體驗感。只能看圖片看不出來個123的。況且大部分消費者只是一次消費也不知道什么材料算好的,什么樣的產品值什么錢,消費者只是感覺值就行差不讀就行退貨又那么麻煩。
我現在正在寫反思我這就停下來去找找看看還能不能找到那個原文能的話我復制過來,你們看一下看你們怎么見解,我下面說的是自己的見解。
珍重作者原創摘選自:
“這里所說的包裝(Package)不是包著產品的盒子,而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包含了一個商業項目的設計美感,營銷推廣,品牌故事,定價打折等等一系列非直接產品體驗的展示部分。換句話說,在目標客戶得知了他們有了這樣一個消費選擇之后,你的生意是以怎樣的面貌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
包裝(Package)是一個略顯平淡的詞,我更愿稱其為噱頭。在一個線上線下的流量價格水漲船高的時代,連噱頭都沒有的包裝就是浪費流量。事實上,除非你賣的是那種可以在商品期貨交易所直接買賣的大宗商品,包裝很大程度上是整個生意成敗的決定性因素,而不是產品本身!
看看我們熟知的那些知名企業家,但凡能在多個領域都取得建樹的“商業奇才”比如喬布斯、史玉柱、雷軍、雕爺、郭敬明等,他們的共同特點就在于,擁有出神入化的“包裝”能力。值得再次強調的是,擅長“包裝”并不是僅僅善于“營銷”而已,一個優秀的包裝,是高超的管理統籌能力,領先的戰略眼光,饑渴的銷售團隊,一流的綜合執行力等素養的綜合體現,一切在消費者買單之前對于你的產品產生的印象,都是由包裝的質量決定的。
商場上最常見的失意生意人,總是喜歡強調“我的產品是極好的,只怪消費者太傻X沒有體驗過”,而他們的失意是注定的,事實上,一個商人對商業的理解程度是否算的上入門,最基本的劃分就在于能否意識到:
包裝才真正決定了消費者是否會對你的產品進行消費!而不是產品質量的好壞。產品本身決定的是是否有重復性消費和新流量的導入( 口碑)!衡量一個創業者商業能力的高低最重要的標準,除了導入流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打造包裝的能力。
包裝(Package)對于生意的影響為什么可以比產品本身還重要,我們需要從人們的消費決策是如何做出的來具體分析。一個消費者決定是否對你的產品進行消費,不并是基于產品的實際體驗如何(因為他還沒用上嘛),而是基于他頭腦中對于該次消費的預期體驗是否超過了所需要付出的貨幣價值。這種期待不但是感性的,而且是極其容易被引導的。
更具體的說,人們對于短期吸引和實際體驗的感受其實完全是兩回事,但消費決策主要是由短期吸引決定的,也就是這里所強調的“包裝”;而產品本身提供的是實際體驗,決定的是是否重復消費和向別人推薦。
舉個例子,一個消費者第一次決定購買新款的iPhone手機,并不是因為IOS系統的優雅和高效,也不是因為它待機狀態下不容易掉電,更不是因為半年之后不像三星一樣卡成狗。而更多的是出于,“這個手機真漂亮啊”,“高富帥們都在用它啊”,“哪來那么多理由這TM是蘋果啊”這種短期吸引力。相比之下,iPhone產品本身優秀的實際體驗,決定的是iPhone用戶極高的忠誠度,也就是后面要說到的重復性消費(Revisit)。
相反,三星手機在包裝這個環節上在手機屆可謂首屈一指,幾乎不輸給蘋果,率先采取的大屏幕,超強的配置參數,海量的廣告和韓劇植入,促成了大量的首次消費,不幸的是產品糟糕的用戶體驗導致了消費者忠誠度較低。
包裝(Package)影響消費決策,產品(Product)影響二次消費,更為常見的例子發生在婚戀市場上。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握有決策權的女性,消費決策的核心依據是短期的感性吸引,比如男性的風趣而神秘,浪漫而帥氣,有權有財錢等等,都屬于包裝的范疇,她們是否愿意和對方進入一段戀愛關系基本上都是由包裝決定的。
而宅男們認為自己事業穩定,孝順父母,勤于家務,忠心不二,會是一個好父親等等屬于產品本身的優點,并非不重要,而是必須在已經開始了一段戀愛關系之后,對方才有機會體驗到。遺憾的是,他們和那些強調“我的產品是極好的,只怪消費者太傻X沒有體驗過”的笨商人一樣,都沒弄清影響消費決策的關鍵是包裝!不是產品!
繼續談幾個發散的例子
對于有些極端的商業模式,是完全沒有什么產品的,整個生意的核心就是包裝,比如微商賣面膜這樣的金字塔騙局。
產品的溢價主要是由包裝決定的,包裝最終成就一個品牌,而品牌就是終極的包裝。Roseonly的玫瑰花可以賣到999塊錢一朵,光靠那個漂亮的盒子和玫瑰花的產地是遠遠不夠的,而是那個“一生只能送一人”的惡俗但有效的包裝。
無論是海底撈還是小米Note還是你們學校的女神,他們都深深地明白世界上最厲害的包裝,就是排隊。而能把排隊玩明白的企業家都是頂級的包裝高手,無論是真排還是假排。人們喜歡從眾的天性是基因決定的。
B2B行業的包裝和B2C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樣的,企業客戶的平均智商比普通消費者可能要高50個點以上,但主要還是兩者的訴求不同,而且企業中有自成體系的利益關系。簡而言之,包裝的思路要華為而不是OPPO。
越是產品沒有核心技術的行業,越是企業包裝能力的終極比拼,比如商場里的水吧。快樂檸檬,都可茶飲,貢茶的配方都談不上秘密,但如今各大城市的中高端購物中心里,很難見到本土品牌的奶茶能和上述的品牌競爭,都是清一色的全國加盟品牌,它們的優勢完全在于包裝而不是產品。
包裝要和流量銜接好,同樣品牌的餐廳,開在購物中心和社區里,店面設計甚至菜單內容都是有區別的。同樣的電子商務品牌商,淘寶上的店鋪包裝應該以簡潔高效地提高轉化率為首要任務,官網上的包裝則要提升品牌形象為主。
過度包裝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傷害到產品的口碑,因為人傾向于過度期待。但未必會傷害到整個生意的整體效果。后面的案例探討中我會提到,雕爺牛腩如果沒有雕爺前期那些出神入化的宣傳,而只是像鹿港小鎮這樣的商場連鎖餐廳默默開起來,口碑一定要比現在好很多,甚至可能成為那種口口相傳的神店,但整體的銷售情況一定不如現在。過度包裝導入的驚天流量和促成的首次消費,遠遠比后期那些消費者過度期待導致的差評更重要。羅永浩的錘子手機同理,只是錘子品控上的硬傷太多了,而且手機作為標準化的硬件,也容易被抓到把柄。
總而言之,包裝(Package)這個環節是創業者商業能力的核心展示,非一日之功。但入門卻也不難,在我看來只需要認真讀懂讀透三本書,就可以大概領略這門藝術的精彩,它們都屬于嚴密性不高但可以迅速上手的短平快作品:鄧德隆的《2小時品牌素養》,Sally Hogshead的《迷戀》和Martin Lindstrom的《品牌洗腦》。
所以你看過這個摘選的文章之后你是什么感想呢?對,在淘寶上看不到商品的的時候,作者說的現象我覺得會更加的極端,垃圾的產品一眼功能包裝和很牛逼的產品一樣,很厲害的產品包裝不好也是感覺和一般產品一樣一樣的。
那么僅僅會包裝就行嗎?在淘寶上包裝好了也不一定成功,因為線下包裝好了鋪貨在商場里消費者自然會接觸到你的商品,這個是消費者必須接觸你直接在商場里就能接觸到你,在線上想要消費者接觸到你,最終你還是得靠淘寶去扶持你,那么刷單嘛?推廣嘛?還是什么呢?
至今為止雖然我打造了爆款但是我依然想不通,爆款為什么爆了?為什么有些費盡心思的爆款沒成,數據很完美沒成,有些產品我沒管他,數據也一般,他就火了?紅了?牛逼大發了?
在淘寶做生意真的是很不容易啊要考慮消費者,競爭對手,平臺,自身競品消費者三個板塊,符合平臺的目標就有流量不符合平臺的趨勢即使你很不錯依然沒流量,沒流量會怎么樣,就像你再南極賣電熱毯一樣,肯定是個硬性急需的產品,但是沒有電啊怎么用呢?
就像淘品牌的時代,當時淘寶為了吸引線下大牌入住淘寶就扶持打造淘品牌,每年把大量的流量給淘品牌把銷量都集中給淘品牌,為了什么?肯定是為了業績啊,業績好了線下大牌才會紅了眼,才會進入淘寶這個市場啊,才會來入住呀!所以那個時候淘品牌你就是打不過人家淘寶就是扶持人家!
就像現在淘寶消費升級一樣,就是個騙局,消費者想買便宜的你淘寶不給推薦便宜的認為我是這個消費能力的,并且一點一點的往上加金額讓消費者慢慢的越賣越多,不過這樣也對,這樣天貓的業績才能增長啊,不然一直是以前那樣,業績三鐵律的流量沒了只能提升客單價了客單價不提升怎么可能業績提升呢?流量*轉化率*客單價=業績。
所以接下來中高端市場在淘寶普遍我覺得比較好發展的有利潤平臺也扶持相對很低價的淘寶展示很少,淘寶在每個價格段都有展示的概率。好了吧10-20,20-50,50-80打個比喻,每個領域淘寶都是有展示比例,那個比例給的商品展示多一些那個比例少一些,如果你在比例多的自然競爭若你的產品也更好做這個就是淘寶術。
所以你看我給你說了這么多,我思考了這么多,你要懂包裝,你要懂消費者,你要有好產品,你要懂平臺,即使你全懂了產品就爆了嗎?你覺得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嘛?不一定吧
所以爆款是怎么爆的?你覺得是怎么爆的?反正我是做了自己所有該做的努力,自能能做的努力,爆不爆就看他自己。我確實控制不了。
盡己力,聽天由命。
所以并不存在一個打造爆款的牛逼老師,牛逼教程,牛逼刷法,爆款是一個綜合因素,很多東西錯綜復雜交叉起來的,你想靠看一篇文章就做爆款,學習一個學院的知識就做好淘寶做爆款,趁早從這個夢里醒來吧親!不可能明確的告訴你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失敗中學習,不要放棄,不要畏懼失敗,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去行動不敢去實踐,如果你問一個溜冰冠軍他的溜冰秘籍,他會告訴你滑到了再站起來這就是秘籍。
四
直通車究竟是個什么??直通車怎么開?為什么有些賣家一個直通車流量都不開依然還是爆款!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些淘寶店鋪,他們根據不靠直通車流量,一個也不開i直通車依然能夠做爆款,是不是,為啥?想不通現在還沒想通。那么他怎么起來的刷單嘛?不知道不知道或許上天知道。
不瞞大家,我第一個爆款當時月銷過萬,我的直通車花費僅僅是幾十塊錢,幾十塊錢沒錯,流量每天三四萬,所以直通車和其他的流量不存在必然的關系,直通車僅僅是一個工具一個目的。
我對直通車的態度是目的是什么,你究竟想干嘛,就像你去打兔子一樣,你拿了一把獵槍,你打兔子了,你有500發子彈,那么這些子彈就是你的經費,你去打兔子這個就是目的,你打兔子花多少子彈都不是浪費,因為你沒打中兔子。
但是如果拿了一把獵槍,里邊500發子彈,你對著天空瞎打,那么一發子彈都算是浪費。可恥的浪費。
在直通和來說也是一樣,沒有目的漫無目的的開直通車就是浪費錢,這里了我的直通車知識主要是受墨子和云鶴兩個人影響比較大。云鶴讓我學會了目的是什么,我究竟想干嘛,墨子更多的讓我知道了直通車怎么開直通車直通車更深入的深入,直通車和產品的關系。所以不要說培訓不行,說培訓講的不好,重要的是你學了什么,當你發現身邊的人,身邊的培訓都是傻X的時候,其實你才是那個大傻X。
如果你要是測圖,那么預算好錢,我要測10張圖,每個圖100個流量,單次點擊3塊錢,那么3000塊錢預算測圖就行啊,這個就是獵槍打兔子,一毛錢都不浪費。有明確的目的直通車我想讓他干嘛。
最可怕的就是直通車每天就200塊,也不管他,就是花點錢出去,這樣做才是最大的浪費,你開車的意義何在,如果你的ROI持平另說后邊會說道直通車的護城河,現在主要是目的,目的究竟是啥,我覺得直通車以前一直困惑我,我不會開車的目的主要是我不知道我想干嘛,這個車要去哪里,就像我們開一輛車一樣,究竟我要去那里,我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沒有目的就是開車那么開車就是不會沒有意義的是不?
如果你要做一個爆款,那么測好數據了我們開干就行啊我設置好我想要3000個銷量,產品的轉化率可定時穩定了,PPC可能會變化隨著數據的好壞,你只要確定了你的產品很牛逼比市場碉堡了,你就是砸錢啊,如果想推一個爆款砸錢都不敢砸,那么玩個卵啊,洗洗睡吧兄弟!當然你可以說你沒錢,那么就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沒錢只能降低維度了玩別的了,如果類目又非要推廣那么只能換類目了。
設置好了目標銷量我想這么多銷量,引進多少流量,轉換固定,設置好錢就行了往里邊砸啊,直通車那有那么多復雜的東西??還有什么復雜的?CPC太貴?流量不精準?直通車轉化率不行?我相信只要是一個做淘寶的直通車都會有研究直通車就是一個工具沒那么復雜,如果你是在不會你交給直通車專業人才就行啊,你有目標,他只是你的助手,你讓他把你降低PPC不就行了托管5000一月,一萬一月?那么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