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營銷號都是怎么賺錢的?
什么是營銷號?
很多小伙伴們可能看到過營銷號,但卻不知道這就是營銷號,在我們的信息周圍其實有很多的信息都是營銷號操控的。
“營銷號”本質上就是一個帶有商業性質,并以經營和銷售或者以提高自身知名度為目的的公眾性賬號。
營銷號分為兩類,一類是良性營銷號(干貨,真實新聞事件,原創內容,美食,旅游,便民,咨詢,不煽動輿論的視頻等),一類是惡性營銷號。
我們幫惡性營銷號分幾個大類:情感類型的營銷號、假新聞類型的營銷號、關于侵權盜版的營銷號、關于資金的營銷號。
?
為什么有這些營銷號的出現呢?
自然是有利益在其中的,他們的日常操作就是每天發文章吸引你關注,俗稱養號,又稱養池子,這些營銷好號一般會按照用戶興趣去布局自己的號碼矩陣。
比如,做一個情感號,天天發情感相關的;做一個旅游號,推送各種旅游活動信息,這樣,當你去訂閱或者關注時,就會被按興趣做了分組。時間久了,各個賬號下覆蓋幾萬幾十萬上百萬粉絲,訂閱者。
當商家想做廣告,產品推廣時,就可以從這些帳號中篩選自己的受眾,付費植入廣告,由這些營銷號發出,就會覆蓋到你,使你產生消費,購買服務,使用產品等。
最終,商家獲益,營銷號賺錢,雙贏,如果產品,服務又正式你需要的,也就變成了三贏'多贏。
所以營銷號在目前的互聯網領域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營銷變現體系,收益主要來自以下六方面:
1.流量廣告。比如公眾號、頭條號,你點開他們文章附帶廣告展示了、點擊了或者購買了,他們就有收益。
2.軟文推廣。比如微博,把想推銷的關鍵詞放進文章里。按篇收費。
3.推銷產品。比如咪蒙賣自己的升職加薪課程,頭條號附帶的商城,抖音帶貨。知乎live、付費咨詢。
4.推廣其他營銷號或者網紅。通過點贊轉發等形式推廣,按次收費。
5.水軍任務。熱點社會話題其實大多是水軍推起來的,以便達成某種輿論控制目的。
至于你覺得惡心,是因為營銷對象不是你,每個營銷號都有自己的精準對象,你越惡心它的營銷對象越喜歡,就像榴蓮臭豆腐之類,有人甘之如飴、有人視為大糞。
你覺得無腦,是過濾機制,就像福建電信詐騙為何要有口音,就是把警惕性高的先篩選一下,選容易騙的下手,這樣能提高效率。
總而言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如何識別營銷號?
另外個人覺得很復雜,絕對不要直接斷定某號就是營銷號,扯出矛盾了誰都輪不到好處,最后好事做成壞事,所以此條目僅供參考,一定要把握好。
標題黨,這個大家應該不陌生吧,非常的惡心,比UC震驚部還夸張,一個超級吸引人的標題,點進去后有的良心營銷號可能確實有那么一段符合標題的內容,但擦了三分之一的邊就不錯了。
內容粗糙劣質,視頻內容無營養。
內容扭曲事實。極易引發大眾的評論、宣傳、轉發,對事實進行夸大發布。
視頻發布速度極快,可能一天幾十個視頻
科普UP主有大量錯誤科普,這個極其嚴重,科普就是將科學普及給不懂的人,你普及錯誤的科學信息那就是民科偽科學現場,還不如不普及,危害遠大于無知!
視頻單調,素材銜接+字幕+配音,開頭大家好,結尾求關注,每個視頻都一樣
視頻長度短,一般為1~5分鐘。
內容不真實,這個其實也挺惡心的,起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標題,(不然你以為大量的閱讀量是怎么來的)然后進去之后經過簡單的剪輯,配上營銷號自己機器人般的配音,就成了?他說什么就是什么了。
毫無技術含量,這個不用說了,用愛剪輯都能做出來的東西,哪怕是那種帶感混剪也行啊。
粉絲有但不多,一般1000~10000,至于哪里來的大家都懂。
不與粉絲互動或者極少與粉絲互動。
營銷號有哪些危害?
總體來說:影響思想
舉個豆瓣上一名網友分享的例子,如下圖片
這個案例大家看懂了吧,知道危害有多大了吧!
另外營銷號還影響以下方面:傳播謠言;誤導他人;引導輿論;破壞版權。
就不一一舉例了,這種非常多。
最后,溫馨提示大家,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候,多多關注積極向上的信息,學會甄別信息的好壞,理智健康的生活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