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都會收到好友私聊我的集贊信息:

“大家幫我點個集贊,滿60個贊這個火鍋就可以打6折啦”

“求大家點個贊,滿100個就可以免費拿XX了,謝謝大家”

“朋友圈第一條點個贊,感謝感謝感謝!”

微商引流

為什么會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呢?

因為看朋友圈動態的人太多了,連接微信10億用戶中每天有7.5億人都會在看朋友圈,這么大的流量,當人有人想從背后挖掘出來。

我見過有一家做線上營銷的公司,員工幾乎都是一人配幾臺手機,每天就聊客戶,發朋友圈,做裂變,挖掘客戶背后的人脈。

那么如何挖掘客戶背后的流量呢?

在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個非常原始的玩法:集贊,通過這樣的方法或許能夠來解決大家朋友圈引流帶來的困惑。

1、朋友圈集贊引流

其實朋友圈集贊就是一種最原始的裂變玩法,而運營的根本邏輯就是以老帶新,用老用戶來影響新用戶,然后讓新用戶成為你的老用戶!雖然我們經常都會看到這樣的玩法,但是很多時候對其運營邏輯卻不了解,在運用的時候也手足無措,所以我們今天就給小伙伴們重點分享一下集贊的底層邏輯以及玩法

2、集贊的邏輯

在集贊活動的路徑中,核心運營點有3個:

(1)發動老用戶,利用自己的活動,搞大聲勢。

(2)集贊活動的相關獎品,要有足夠的吸引力,并滿足客戶的期待痛點點,激發他們競相傳播。

(3)集贊引流新用戶的目的地,促成拉新

如果這種體系運營成功的話,那么就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成功的模板,便可以在之后更多的品牌中加以加以復制。

首先想要發動老用戶發布活動,首先發起人就要準備足夠的誘餌,一般來說精明的商家在這里都會設置相關的梯度不同等級的戰有不同等級的獎品,最終目的就是增加朋友圈曝光的時間。

比如,我們總看到別人轉發課程海報求助集贊,然后承諾會把聽課的內容做成筆記分享給集贊的人,這種情況一般都會有好友點贊,并且數量一般很多,這就是點贊的人對她的行為產生了認同,并且自己也會受益。

所以,朋友圈集贊的底層邏輯就是眾籌,即人人幫我,我幫人人,而眾籌實現的前提,則是社交信任,這是一切裂變引流玩法的大前提。

所以集贊也是表示點贊人對你的認同,當我們發出一條集贊信息的時候,一般只有對其產生認同的人才會給我們點贊,那么它是怎么幫助朋友圈裂變引流的呢?

集贊需要時間,要求集的贊越多,曝光的時間就越長,而且一般要求集贊的內容都會帶二維碼,只要有文案配合,在集贊的時間內就能實現精準引流。

比如有些集贊的入口往往是公眾號或者是個人號。在新用戶訪問之后,可以把它引入微信公眾號,并讓他回復關鍵詞主動參與集贊活動。

當用戶參與活動后,整個活動的流量閉環也就結束,此時開始裂變活動,在老用戶達到了目標之后,并截圖給新用戶才可領取獎品。

這就是集贊引流的基本邏輯。

3、集贊的精細化玩法

以上的評比集贊玩法是最為普遍的。另外還有第二種玩法,成本相對較高,但是引流用戶的精準度質量也相對較高。

為了讓小伙伴能具體理解到這種方法,我們分享一個詳細的案例:

用商家個人號發起一個朋友圈評比活動。

比如商家組織了一場聚會,或者在v信群里面組織。集贊規則如下:

參加的都是來自于線下活動的家長用戶,組織者為每一個孩子拍一張笑臉照片,然后讓家長去拉好友加組織者好友,讓她們去組織者的朋友圈為她的孩子照片點贊,點贊最多有獎。

這個流程其實并不復雜,唯一的不同是需要加組織者微信才能點贊,也就是說參加評比的用戶通過分享傳播給組織者的個人號進行導流。

微商引流

那么效果如何呢?據說點贊最多的那位家長為其帶來 100 多位精準好友。

如果每次都用這種套路,只需舉行十幾場活動,一個個人號就能快速加滿,而且粘性很高,只要能精細化運營,相信可以產生很高的產品轉化與留存復購。

為什么粘性會很高呢?

因為吸引來的好友彼此熟悉,相互認識,有很強的社交信任,這樣的朋友圈發起任何活動,好友的參與積極性會很高。

當然,每一種玩法都有局限性,像第二種集贊引流方法很適合做高單價產品,投入的成本相對較高,所以會更重視留存,符合私域流量的運營邏輯,值得借鑒。

本文簡要分析了朋友圈集贊這一相對原始的裂變玩法,總結了其引流的底層邏輯和具體套路:

集贊引流是眾籌裂變的一種,底層邏輯是認同感,而認同感的基礎是社交信任,另外,集贊對于朋友圈傳播有一個很明顯的作用,即規定集贊人數,增加曝光時間,依此實現精準引流。

另外集贊引流有兩種套路第一種是由老用戶發動新用戶為自己的朋友圈點贊,就是本文一開頭提到的好友邀請我點贊;第二種是由老用戶引導新用戶至發起者的朋友圈點贊,前者傳播更好,后者粘性更高,可根據產品特性和運營環境,選擇適合的方法來使用!